今天(12月30日)上午,經過五年的施工建設,我國目前在建的最大水利工程、安徽省基礎設施建設“一號工程”——引江濟淮工程,在位于巢湖岸邊的派河口水上服務區宣告主體工程正式實現試通水通航,將開始全面發揮效益。與此同時,引江濟淮二期工程也正式開工建設。
一期工程實現試通水通航
上午10時許,當長江水從樅陽引江樞紐流出,沿線各級泵站開始提水,江水順著工程沿線一路北上,翻越江淮分水嶺、穿過渡槽涵洞,終于匯聚到淮河。與此同時,沿線船閘打開,船舶通行鳴笛。這一刻,標志著安徽人奮斗了半個多世紀的夢想,凝聚了幾代水利人的智慧和心血,終于圓夢新時代。
引江濟淮工程溝通長江、淮河兩大水系,是跨流域、跨省重大戰略性水資源配置和綜合利用工程,是國務院確定的全國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工程以城鄉供水和發展江淮航運為主,結合灌溉補水和改善巢湖及淮河水生態環境,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重大基礎設施和重要民生工程。
工程供水范圍涉及皖豫兩省15市55縣(市、區),總面積7.06萬平方公里,輸水線路總長723公里。安徽省供水范為13市、46縣(市、區),總面積5.85萬平方公里。工程等級為Ⅰ等,主要建設內容為引江濟巢、江淮溝通兩段輸水航運線路和江水北送段的西淝河輸水線路,以及相關樞紐建筑物、跨河建筑物、交叉建筑物、影響處理工程及水質保護工程等。
皖境輸水線路總長587.4公里,開發航道354.9公里,其中建設Ⅱ級航道167公里,Ⅲ級航道169公里,利用合裕線Ⅱ級航道18.9公里。工程永久征地8.2萬畝,臨時用地15.5萬畝,搬遷人口7.2萬人,拆遷房屋274萬平方米。工程2030年引江水量34.27億立方米,淮河以北(出瓦埠湖)水量20.06億立方米;2040年引江水量43億立方米,淮河以北(出瓦埠湖)水量26.37億立方米。工程概算總投資875.37億元,批復總工期72個月。
二期工程開建可增加引江水量
引江濟淮二期工程是國家150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涉及合肥等9個市32個縣(市、區)。工程建設任務是:在引江濟淮一期工程基礎上,以城鄉供水為主,結合灌溉補水,為區域應對供水安全風險、改善生態環境創造條件。工程建成后,2035年可增加引江水量13.71億立方米,使引江濟淮工程多年平均引江水量達到33.03億立方米;可充分發揮引江濟淮工程整體的供水灌溉作用,完善供水安全保障網絡,改善淮河以北生態環境。
二期工程建設內容主要包括輸水干線工程、骨干供水工程,其中輸水干線工程包括沙潁河線、渦河線以及淮水北調擴大延伸線,輸水線路總長826.9公里。共新建、擴建泵站18座,新建、重建水閘9座,疏挖河道6.92公里,新建管道69.7公里,復建新莊水庫等;骨干供水工程新建大官塘和五水廠供水工程、合肥水源工程、阜陽市太和臨泉界首供水工程等,新建、擴建分水口門16處,新建、增配機電設備泵站23座,新建供水線路144.43公里,新建阜陽太和及界首末端調蓄水庫等。二期工程建設總投資204.07億元,工程批復總工期60個月。
隨著引江濟淮主體工程全線試通水通航,以及引江濟淮二期工程的開工建設。一渠清泉干凈水、一條生態經濟帶、一道靚麗風景線,正從藍圖變成現實。引江濟淮將為構建國家水網主骨架和國家水運大動脈作出更大貢獻。
鏈接:https://view.inews.qq.com/wxn/20221230A02XRI00?web_channel=detail
【打印】 【關閉】 |
瀏覽次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