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水電五局重慶軌道交通4號線項目技術人員研發的《一種用于隧道泥漿物理改良及排放的設備》以及《一種用于暗挖隧道可伸縮式棧橋》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授權。
重慶軌道交通4號線項目技術人員在開挖地下車站的過程中發現,在礦山法隧道施工時掌子面出現泥漿后,由于隧道內作業空間有限,工序銜接緊湊,通過泥漿運輸車運輸泥漿即耗費人力物力,又會影響到隧道施工作業工序銜接時間;同時在暗挖隧道以及車站二襯砌仰拱施工過程中,普通的預制焊接棧橋,棧橋長度不可調整,難以保證不同高度的車輛進入隧道施工,實際施工過程中,需要根據現場施工對棧橋進行切割或加工新棧橋,改裝和重新加工難度較大,周期較長、成本高,實用性、經濟性較低。
為此,項目相關技術人員研發了《一種用于隧道泥漿物理改良及排放的設備》,該設備為簡單箱型結構,制作簡單、生產成本低、實用性高,能有效將掌子面泥漿抽排至三級沉淀池中,達到高效快速的除漿效果;同時研發的《一種用于暗挖隧道可伸縮式棧橋》,為一種結構簡單的前后分離式棧橋,可根據現場實際需要,加長段棧橋尺寸,將加長段棧橋與標準段棧橋通過螺栓連接完成后,即可進行隧道仰拱循環作業。
近年來,公司不斷加大科技投入,加強科技創新,重慶軌道交通4號線技術人員依托項目重點難點,堅持趟出路子精準攻堅,積極總結論證技術成果,不斷增強項目創新發展新動力。
【打印】 【關閉】 |
瀏覽次數: |